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James107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3 页
回复总数  47
1  2  3  
134 天前
回复了 hoseawu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现在做全栈是不是一个好方向
@hoseawu 如果你要做 Java 后台开发
基础知识:Java 语法、JVM 机制、数据结构算法、高并发多线程、服务器 Linux 知识、网络知识编程( TCP UDP )设计模式、数据库优化
框架:Spring SpringMVC Mybatis Springboot Springcloud ( Nacos dubbo seata...) Netty
大数据:Hadoop hbase Hive Spark Flink K8s FBI 数据集成
附带的 MySQL 系列、MQ 消息队列、Redis 、Zookeeper 、Docker 、Nginx 、Tomcat
集群架构、DDD 驱动

以上还只是简单列举了我们每天都要用的,在这基础上的变型产品有很多,比如 springboot ,阿里内部是潘多拉,dubbo 阿里内部是 HSF ,都需要去了解和学习
134 天前
回复了 hoseawu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现在做全栈是不是一个好方向
我是在阿里云做了 7 年的后端开发,个人建议是后端不要进 Java ,做个大前端会更好。后端是个无底深坑,涵盖的东西非常多
165 天前
回复了 iomect 创建的主题 硬件 想搞一台迷你 PC 目前在纠结 13700H 还是 7940HS
@iomect 啊哈哈哈,图片打开了打开了,看来是完美支持了,我准备京东旗舰店下手也买一个啦~~~感谢大佬指路!!
165 天前
回复了 iomect 创建的主题 硬件 想搞一台迷你 PC 目前在纠结 13700H 还是 7940HS
@iomect 大佬,图片链接打不开,挂梯子也打不开~
167 天前
回复了 iomect 创建的主题 硬件 想搞一台迷你 PC 目前在纠结 13700H 还是 7940HS
大佬,我和你一样也想买一个 UM 790 PRO 来搭建 PVE ,只是不知道兼容性问题怎么样?现在你那边安装一切正常吗?跪求。。。
1.个人观点:无论读书、看视频、听书,大部分人从来都不是为了得到所谓的正确答案,更多的是听取另一个观念、说法、思维模型,然后听明白理解后,试着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看看好不好使,适合不适合自己,不好使舍弃掉,好使了看看需不需要做一些调整(一般都需要调整),然后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但是囿于人的经历的不同、地位的不同、个人的傲慢和惰性,往往摒弃的多接纳的少。很多时候的接纳是自己以前对这方面的说法有倾向性或者不排斥,忽然有个人把这部分说得明白了让自己豁然开朗了,本质上还是接纳自己已经相信的东西。
===================================================

2.学习方式和方法上:
有人过于执拗于读书,认为读书是汲取知识的正途,视频、听书都不如看书来的成效好。实际上有这个想法是受之前的固有观念影响造成的,人的记忆来自于五感,每个人擅长的记忆方式不一样,有人图片记忆强,看书对他来说就更适合,有人听觉灵敏,那他就适合听书。有人更喜欢动态+多感官一起,那么视频可能更适合他。这个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

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等短视频、短信息平台并非一无是处,在一些即时信息获取上还是非常有用处的,例如:驾校考试考场环境,附近有哪些吃的玩的,明天哪些地方有活动,这种无所谓观念对错的问题,只是知道不知道的讯息传递,从这些平台上获取是高效的。虽然我也知道比如微博下面各种无脑喷,但是我用微博又不看他们这个,只是获得即时信息

对于长视频、读书、听书这部分关键还是听明白,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的前提是得先听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很多概念只是说了是什么,没有说为什么是这个?为什么不是别的?别的东西是不是也能是它?这个就是概念的适用范围界定,没有百试百灵的概念,只有在某个范围内适用的,对于很多简单的概念都尚且需要界定它的适用范围和来源,而更高阶的概念需要界定的地方更多更复杂,而很多短暂的视频可能仅仅是介绍了一下概念,适用范围没有说或者一笔带过,这就常常导致没有可以实操性。

举个例子小时候经常听人说孩子学习要养成好习惯,预习->好好听课->复习->好好做题,这样才能记得牢。这种就是听了和没听一样,所有家长都会这样给孩子说,但是真的要养成习惯就需要很详细的界定这个流程,预习?为什么要预习?不预习的坏处是什么?有什么影响?预习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每个学科的预习方式有区别吗?什么时间预习?你看,这些都是需要界定的,界定的越清晰对于这个概念提出的人想表达的思想把握更精确。

这样的概念很多,所以对于短视频、短信息平台,建议不要看里面介绍概念、模型、观念、思维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没有讲清楚的。这个需要比较系统的讲解。否则看短视频平台多了,就会造成道理知道很多,仍然过不好一生。原因是就没有从根本理解道理,只是泛泛听了。
===============================================================

3.知人论世比较重要
虽然我们不想承认,但是人确实是有局限性的。人的观念取决于个人经历和当下时代。所以很多书在作者介绍部分还是有必要的,能够知道作者的处境和经历,会更容易的有代入感,能够更快 Get 到作者某个观念产生的原因。
小时候做的一些诗词赏析,第一步往往就是先说题目,然后说这个作者的风格,以及写这首诗的时间,写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本质也是让我们更快的贴合作者的处境,然后再看这个作品
@Feobe 大佬的建议非常中肯,正是我想问的点,哈哈哈,记下了记下了
@Feobe 其实在选择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推荐松下,但说实话对于小白来说,买相机很多时候不只是买了这个机器,更多的是他的这个多年形成的生态、用户群等,有问题了能够问,不是太偏难怪的问题网上能搜到答案,亦或者旁边就有人用过能够给予帮助等等,所以我可能还是御三家里面选一个比较保险哈~希望理解~

松下确实有比较不错的机器,只是在生态上的建设可能还需要追赶几年
@tyzandhr 哈哈哈,我也是这个打算。。。小白就老老实实御三家,不仅买的是机器还有他们的生态、解决问题的便捷性等等
@silencil 感觉很多人提到索尼的都是提到他的副厂镜头群,然后接着就是性价比,便宜。但是我也知道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所以为了成像好,大概率我还是老老实实买官方镜头。这么一来发现都走官方镜头,索尼等这几个大厂的镜头价格差距并不大了。

这样索尼为大家最为津津乐道的镜头群优势是不是对于我来说就没有了?
@shakoon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哈哈,主要是我觉得拍照记录生活是主要目的,如果需要修图花费很长时间,在一些旅行过程中就会变得本末倒置了~ 感谢大佬点醒!我以为只要牛逼,后期能够抗住一切
@jolanyu 大兄弟买到了新机了?加价了吗? 我也是看这个最近很火。想问几个问题,一个是长期拍摄握持性好吗?
搭配上官方镜头沉吗?便携性好不好? 切割的 hdmi 通过转接线来连接能解决吗?
@ccraohng 其实更多的是想知道遥遥领先多少,对于普通使用场景感知度高不高,如果只是错个几十 ms ,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影响的
@hangbale 坐等大兄弟的一手体验~
@jackrzhang 其实我是比较倾向于买索尼的,当然也是网上说富士的机子价格不便宜,最后还是一个半画幅,在加上滤镜一开始狠抓眼,后续看久了也就疲乏了。所以我其实也比较倾向于索尼。

感觉到最后应该是把照片全部导入到电脑里面,然后进行批量处理,只是不知道这个步骤需要多长时间。再加上有时候需要出去旅行三五天,没有带电脑,但是晚上大家又想看一下白天照片效果,这个时候就很难受,所以想知道索尼如果直出是差那么多吗?如果用最新的“创意外观”这个功能是否有改善呢?
@duxiansen 原来如此,主要是公司里面有个小伙用索尼,每次和我们一起团建出去他也经常拍,很多时候老板、同事拍完以后都是希望能够有及时返图然后发公司群里,做一个团建展示,但是小伙儿每次都说得回去修一修才能发,不修没法看。但是团建结束等他回去修完,大家团建的热情都降下来了,发到群里大家看着觉得也没有太大改观,所以也都兴致寥寥,即时效应已经没了。

而旁边一个姑娘用的是富士 XT5 ,拍完可以通过 WiFi 直接发到手机上,直出到公司群里,这个即时效应就遥遥领先了。

因为这两件事情,让我对于这个索尼是有些心理负担的,因为和家人、朋友旅行,很多时候在很好的景点拍照完,都是想看看效果怎么样,效果好再多拍两张啥的,索尼这个看不到差不多的效果,做不了即时参考就让人很失望~
@WuwuGin 请问一下修图以外的照片是都舍弃掉了吗?还是怎么处理呢?我是平常旅行的时候经常随手拍,遇到比较容易出片的就多拍几张,然后把所有照片都保存起来上传到 Google 相册。

果冻效应是微单所有品牌都存在吗?还是只有索尼比较明显?因为看网上提到果冻效应都是和索尼 a6400 连在一起
@WuwuGin 感谢大佬回答哈!想追问两句哈

对焦这个实际上看网上对于这个对比评测,经常使用的是视频拍摄中的快速对焦,因为我买相机有一方面也是为了拍视频,所以这个点我比较在乎在拍视频中对焦是否索尼一骑绝尘?还是其他家同等价位的机器也不差,错个几十 ms ,普通人根本感知不到?

视频功能实际上我买了以后可能更多的是在旅拍的过程中,手持情况下是否能够通过镜头+机身的防抖,有一个比较不错的效果(对比 iPhone 的视频防抖哈)

其实后期这个也能接受,就是担心普遍后期要求太高,比如出去旅游一次拍了上千张照片,回来一张张修,不修还不如手机拍的,这个太要命了。如果拍出来的质量和手机相当,有几张拍的比较不错的,精修一下,这个工作量是可以接受的。

是否购买相机的时候选择一个能够保留照片细节够多的相机(高像素+大光圈),然后后期来调色修图,就能基本无视所谓的佳能人像好,富士色彩佳的优势?
@kermitlee 想买一个拍照、视频不错的微单长期使用哈
其实发帖子的目的还是希望在一个小范围,有购买能力的区间进行一点点衡量和校准,做一些取舍,这个相信也是很多人购买相机真正在乎的。
网上所谓的想省钱你就随手拍用手机,想好看的直接上莱卡。这种走极端风格的实际上没有对问题本身的购物决策起到任何作用,可以视为一种玩梗自嗨
@nany1 大佬想在追问两句哈
2.佳能机身防抖+镜头防抖,是否能够和索尼上稳定器相当?这个问题根源还是想能少带一个设备便携性就好一点
3.网上后期出富士风格的教程很多,一般教程的结论都是为了说明富士就一个滤镜,买它就是人傻钱多。实际情况是否是这样?也有评论说很多修图的只调了一个外形,和真实的富士拍的还是不一样
4.结合 3 来说,如果 raw 修图可以有很大空间,是否只要无脑入保留细节够多的相机即可(大概率选索尼),然后后期进行操作调整,这样所谓佳能的人像优势、富士的色彩都没有了意义,反正后期都能调
7.为什么看网上总有人说索尼的相机无法直出,必须处理后才行。这个结论给人的感觉就是索尼的照片都得过一次电脑处理,这个外围器材携带要求比较高
10.我看索尼好像也推出了一个类似于直出的拍照模式,不知道是不是确实有作用
1  2  3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我们的愿景   ·   实用小工具   ·   3535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543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9ms · UTC 10:59 · PVG 18:59 · LAX 03:59 · JFK 06:59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