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idblife
V2EX  ›  程序员

如何近实时同步开发环境

  •  
  •   idblife · 12 天前 · 4174 次点击
    操作系统:mac ,win 两台主机
    开发工具:pycharm 和 goland
    现有同步方式:google drive 直接同步文件
    问题:会把 ide 里设置的编译环境也同步,这样 win 下和 mac 下就需要手动配置一下

    求解:如何优雅的同步开发环境,不太想用 git ,就想打开 mac 或者 win 时候直接写代码
    第 1 条附言  ·  4 天前
    通过 devpod 勉强解决,用一段时间看看
    32 条回复    2024-06-13 23:52:42 +08:00
    winson030
        1
    winson030  
       12 天前 via iPhone
    试试 rsync 定时增量同步
    idblife
        2
    idblife  
    OP
       12 天前
    @winson030
    gdrive 同步比 rsync 好用,现在是把编译器设置也给同步了,我在想是不是统一在 docker 下开发好一些
    eric0793411
        3
    eric0793411  
       12 天前
    Dropbox 最适合大量小文件,比 Google Drive 还稳定
    winson030
        4
    winson030  
       12 天前 via iPhone   ❤️ 1
    @idblife 用 docker 统一 linux 的开发环境应该是最优解
    dragonfsky1
        5
    dragonfsky1  
       12 天前
    同步的时候过滤掉 .idea
    idblife
        6
    idblife  
    OP
       12 天前
    @dragonfsky1
    我去看看 gdrive 可以配置不
    idblife
        7
    idblife  
    OP
       12 天前
    @eric0793411
    用 gdirve 主要考虑到 google one 统一存储了
    idblife
        8
    idblife  
    OP
       12 天前
    @winson030
    求问有啥最佳实践不?
    DefoliationM
        9
    DefoliationM  
       12 天前 via Android
    如果只是 golang 和 Python 的话,直接用 vscode remote ssh 连上去开发更好。
    zmxnv123
        10
    zmxnv123  
       12 天前
    mega 可以设置过滤哪些文件,gdrive 盲猜也有这个设置
    winson030
        11
    winson030  
       12 天前 via iPhone
    @idblife docker 容器环境内配 rsync
    cowcomic
        12
    cowcomic  
       12 天前
    如果是跨平台的话,还是 git 靠谱
    win 和 mac 用其他工具同步的话会有换行符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一些脚本的东西会很麻烦
    git 会自动解决这个问题
    sunny2580839896
        13
    sunny2580839896  
       12 天前
    把 mysql redis 放在云端,本地开同步文件夹,然后把系统特有的文件夹进行忽略
    paynezhuang
        14
    paynezhuang  
       12 天前
    我用的 dropbox ,也是都是同步了配置文件,设置了忽略,A 不同步了,B 哪里又显示冲突。最后放弃掉了。还是老老实实用 git 。
    echoyang4work
        15
    echoyang4work  
       12 天前
    Onedrive 能实现吗?没找到对应的设置
    linauror
        16
    linauror  
       12 天前
    remote ssh 考虑下呢
    retanoj
        17
    retanoj  
       12 天前
    cloud IDE?
    wwd179
        18
    wwd179  
       12 天前
    用远程开发。
    例如 vscode 的 remote ssh 。
    fuis
        19
    fuis  
       12 天前
    lyxxxh2
        20
    lyxxxh2  
       12 天前
    虽然我不会,但是能想象有坑。
    比如某扩展支持 mac,不支持 win 。
    highFreqSurfer
        21
    highFreqSurfer  
       12 天前
    @winson030 用 docker 环境打包不慢么, 我这边 go 直接本地开发, 测试/生产环境关了 cgo 扔 alpine 里无脑跑, 基本不会遇到环境差异的问题
    duanluan
        22
    duanluan  
       12 天前
    同步 pycharm 的 system 目录和项目目录
    leeside
        23
    leeside  
       12 天前
    我也蹲一手,我是 pycharm ,clion ,docker
    zhangjiashu2023
        24
    zhangjiashu2023  
       12 天前
    同步盘推荐付费坚果云,免费自建 seafile 。我目前是云服务器自建使用的 seafile ,好处就是同步算法高效。我就是把我所有重要的文本项目都放在 document 里的,然后把这一整个同步,同时支持类似.gitignore 语法去忽略文件同步,小改动的速度同步真的很快,windows 下也装一个 seafile 客户端,大部分时候都能实时同步,没同步的时候就手动点下同步就行。很好使!!!!
    Morii
        25
    Morii  
       12 天前
    感觉还是让两台机器访问同一个开发环境来的靠谱,不然总有偏差
    esee
        26
    esee  
       12 天前
    我以前也想在不同的机器上同步开发环境,但是后面发现真的蛋疼,所以我干脆直接把开发环境独立到做开发的服务器上,远程开发,这样我不管在哪个工作环境哪个机器都能快速上手。
    jaylee4869
        27
    jaylee4869  
       12 天前
    与你相反,我只想用 git ,20 台机器同步都没问题
    locoz
        28
    locoz  
       12 天前 via Android
    resilio sync ,手动改短高级配置里的文件扫描间隔、加特定需要忽略同步的规则,然后注意使用时避免多设备同时在 ide 中打开同一个文件(会有自动保存导致文件被覆盖的问题)就行了,修改基本是实时同步的。
    ophunter
        29
    ophunter  
       12 天前
    rsync 还是有些问题,以前做家里服务器的远程编译,老是发现代码不是最新的,后来就不用了
    lovepocky
        30
    lovepocky  
       11 天前 via iPhone
    syncthing 带 ignore
    guanzhangzhang
        31
    guanzhangzhang  
       11 天前
    golang 我是 vscode 直接 windows remote 到 linux 上😎
    halida
        32
    halida  
       11 天前
    syncthing 就可以了。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341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2ms · UTC 06:40 · PVG 14:40 · LAX 23:40 · JFK 02:40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