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wangyuyang3  ›  全部回复第 13 页 / 共 14 页
回复总数  274
1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nicegp 我们好像没啥意见分歧?我没有在说腾讯现在已经在一刀切,也没有批判一刀切,相反,现实情况是压根不存在“切”这么个动作,因为我说的这个理由。so 不知道你的问号是啥意思
@lakehylia 除了像我这样吃饱了撑着的去广告想法,留学群体可能也是想试试独占的 WeChat out ?或者单纯觉得绑定自己常用的境外号更放心更方便呢?总之,换绑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不会第一反应认为是一个高危操作,微信没有提示风险,也没有很好地提供问题解决渠道。这才是问题所在
@lakehylia 微信和 Wechat 用的是同一包名的 app ,不存在同时安装的问题,它本质上是同一个 app 啊,只是登录不同地域的账号,内部 ui 会热更新为微信或者 WeChat 界面。除非你指双开,一个登录+86 ,一个登录境外手机号,这应该就是你说的微信、WeChat 双开。
@lakehylia 单独的换手机号看起来高风险,但别忘了我迁移 WeChat 前后,我的国内实名验证(绑定了姓名和身份证号)是完全没动的,银行卡、社保卡这些绑定状态都在。我甚至连登录手机都没变,地理位置也没变。风控应该是综合的衡量体系吧
@cue 每个人在各自独立的时间空间总会因为特别的诱因陷入独属于自己的困境。近期的风控可能不针对早年换绑 GV 的你,但是对于今年待换绑的人,很可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也是看了像你这样的案例觉得没多大问题才换绑的。问题是,“自己心里清楚自己干了什么”这种评价解决不了问题,也让人觉得过于冷漠。
重中之重——这种风险你可以认为很低,但一旦遭遇,就会因为 Wechat 没有客服陷入很大的麻烦;就好比航空交通工具很安全,但一旦出事故,损失便十分惨重。所以文中的备份和预防、危机后的补救措施,也有参考价值。
@cue 你这话说得让人很不舒服。我自己干了啥我不都陈述清楚了。。用外挂啊。。被封的理由也是开外挂啊。
我从来没说自己有多无辜,而是一直在围绕辅助解封死循环的问题提供一些思路供大家参考。
吃瓜不要总劝人反思自己,铁拳论都已经是陈词滥调了
@usbusbc 所以相比于风控系统,更大的问题还在于 Wechat 对于真人客服资源的投入基本等于 0 ,实在是做的太差了,非得逼人到处投诉。
@usbusbc 有道理,我觉得很有可能因为这个原因。
所以写这个帖子是想警示一下手痒想换绑的人,如果一直用插件就别迁移 wechat 了,太麻烦了。
@nba2k9 对于境内微信,两套机制应该是会相互比对的;但是对于换绑境外手机号迁移至 Wechat ,这种比对没办法实现啊,微信不可能要求境外运营商提供个人信息用于验证。

还是如同我上面的一个回复,如果微信认为境内居民不应该绑定境外账号、甚至是虚拟 GV 号,那么就应该完全杜绝用户换绑成功的可能性,至少建立一种警示或者防呆机制。对于前者,留学群体换绑境外手机号可能是客观需要,不太好一刀切;但对于后者,GV 号检测随便调用一下 google api 就可以区分了。

我还是倾向于认为,我被封的原因真的是因为使用外挂,只是 Wehat 对外挂检测和限制的风控等级相较于微信更高,就把我包进去了;然后再加上国内这套辅助解封验证的系统和境外 Wechat 账号不太能很好地兼容,故而导致我以及此前的网友的尝试均陷入到死循环。
@usbusbc 是的,之前在微信的时候插件一直用,从没出过问题。
@nba2k9 你这个理由不太成立。微信的实名验证和手机号绑定是相互独立的。光验证手机号没有用,需要额外手动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银行卡和微信公众号也是分别独立的实名验证和人脸识别。总之,微信并不是依靠手机号践行国内互联网实名制的。
@tanranran 嗯我也知道是这个原因,但很奇怪微信居然不把 GV 号换绑这条路封死,非得等我们这些作死的中招了再搞这种风控。。
@fever 我也准备等 90 天限制过后迁移回去了。投降了
2022-08-18 16:10:16 +08:00
回复了 lsdir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软路由 CPU 温度上 70 度了,有没有啥问题?
@totoro625 你的 N5105 是全封闭盒子用风扇对着金属外壳吹吗?我特意挑了一款带进风口和散热孔的,指望靠气流增加点散热效果,还没到货
2022-08-15 11:47:18 +08:00
回复了 kisshere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人脑为什么不能被 ROOT?
你这哪是想要控制自己大脑,你分明是想要拿到生物、化学等大自然客观规律的 Root 权限。
2022-08-13 20:01:41 +08:00
回复了 justanetizen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关于开源的一点想法
抛开你对开源的见解不谈。我身边大部分以看电视剧作为娱乐方式的人也就图一乐,你凭什么把别人对于电视剧情节的幻想和对人物的移情说成是幼稚。这种诱导引战的想法本身就是幼稚的。
2022-08-12 22:00:52 +08:00
回复了 iheeleme 创建的主题 微信 8 年老号迁移 WeChat 一天被封,有老哥遇到相同情况吗
@iheeleme 也是外挂、模拟器限制登录。xposed 插件我都用好几年了,没想到+86 一换绑美国手机号就封。
2022-08-12 21:53:24 +08:00
回复了 iheeleme 创建的主题 微信 8 年老号迁移 WeChat 一天被封,有老哥遇到相同情况吗
一模一样,10 年老号迁移 WeChat 一天被封。目前好友辅助解封都失败
@sy20030260 这个就是我的认知盲区了哈哈哈,得向你请教,关于协议层和价值激励,有没有相关的文章发来看看,感谢~
不过,造成议题讨论差异的重要原因是,题主本身开这个帖子的主题就是挂着“web2”的旗号讨论目前平台和用户版权内容控制权的不堪现实,所以我才参与讨论一波,借之前已有的文章讨论 web3 为什么不能解决前两个问题(原谅我刚才发回复的时候把你当成了题主 hhh )。
另外,对于“web3”的“主流”的判断,我也和你有认知上的区别,我目前看到的绝大多数和最底层用户相关的、关于数据所有权、平台垄断的 web3 讨论往往就是 nft (版权流通相关)、社交或者其他目前通常的互联网生活应用;并没有看到大范围讨论除了这些生活方式以外的数据所有权。想问问你所说的数据所有权究竟着眼于什么领域?
@sy20030260 刚才第一点中有一段触发了 V2EX 关键词限制。
我想补充的是,数据“随意被封禁甚至删除”,这一行为处分的压根不是任何意义上的数据所有权,也不是建立在创作物之上的智力成果的财产权——而是另一种 basic human rights ,他动摇的显然是人类将自己创作物发布在某一空间之中并长久维持发行状态的权利。

具体的不需要往下深入探讨,显然这项权利的限制乃至剥夺,本身也不是平台可以左右的。
1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264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3ms · UTC 15:23 · PVG 23:23 · LAX 08:23 · JFK 11:23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